台湾考古研究上的历史
时间:2009-05-26 16:48:53  来源:  作者:  点击:
  • 台湾商旅考察QQ群:66854273 商旅考察接待中心电话:0371-63582095

 

  透过考古学者的研究,使得我们慢慢的了解到台湾于史前时期人的脉动,不过究竟台湾于何时才开始有考古的活动呢?要了解台湾的考古学史,大致可分为战前及战后。
战前
  1896-1928 日本据台第2年,就发现了台湾第一个遗址--芝山岩遗址,1897年又发现了圆山遗址,在1902-1911年之间就有超过169个遗址被学者所发现,此时的研究及调查的重心主要集中在台北盆地及山地地区。
  
  1928-1939 日本学者的眼光开始转移到东海岸地区以及西南平原,且有了组织性的考古发掘,且1930年代中国考古学开始有考古数据出现,即安阳殷墟、河南仰韶、山东城子崖黑陶等资料出现,那时台湾亦发现彩陶、黑陶,使得台湾当时的考古学家眼光向西看。此时,台湾史前文化的系统已被提出及建立。
战后
  
  自1945-今日,主要是延续日据时代末期建立的文化系统,以族群文化渊源作为主要的研究取向,不过于此中有三种不同的研究方向。在战后到60年代初期,第一代台湾考古学者崛起,延续日学者的研究概念,致力考古工作,亦致力建立台湾考古学史前文化体系。到了70年代,张光直教授提出人与土地之间的互动关系,亦即揭橥了生态学取向的考古学研究,重视人与环境的互动关系,结合各不同学术领域的学者从事研究。而1975年,受了美国新考古学影响,以演绎的方法解释过去人类的行为为其取向,是一种套用的解释方法,在学术界引起了反响。
  
  以上主要是从纯学科的学术史眼光来了解台湾考古学史,倘若将考古学放入当代社会,即与社会发展脉动的相关性来看,亦是另一套台湾考古学史的说法。
日治时期殖民地时代的考古学
  
  不论是伊能嘉矩、鸟居龙藏、鹿野忠雄、森丑之助或其它领域的研究学者,如植物学者、动物学者等,其背后的目的与动机,都是替殖民地政府建构殖民地的知识体系,建构日人治台的知识体系机制。所以研究是受制于日本政府的。
传承与变迁时期的考古学
  
  1945年,正是台湾局势受极大改变的时候,台北帝大改组为台大,由于当时学术界人口不多,因此留下不少日治时代有名学者在台大担任、留用,如金关丈夫、国分直一、宫本延人等学者,也带领台湾第一代的考古学者如宋文熏、刘茂源等,进行台湾考古全面性的研究工作,而渐把台湾考古研究的棒子传给台湾第一代学者。
民族主义式的考古学
  
  自1980年代中期以前,基本上是一种民族主义式的考古学,考古学者所写出来的文章,在讨论到来源与族群时,不免提到台湾的原住民是源自大陆,这也与当时政局有关,不过1980年代之后,学者认真思考,加上解严,不仅是政治上的解严,亦是思考思维模式的解严,台湾的学者在80年代末期之后,已反省台湾的考古学,努力的从各个角度来从事台湾考古学的研究。

 

相关新闻

    无相关信息
  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  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